盛况空前的泼水节!泼出大效益,泼出小负面
时间:2023-04-18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群众齐聚泼水节,“水水水水水水!”豪放的干杯祝福声,夹杂着“哗哗”水声,现场男女老少同乐,不分身份地位,互泼吉祥水。
节庆式的文化体验,社会性的人际接触,开放元年的放松与憧憬,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了?
大瀚云南站带你近距离体验万人共度泼水节的热闹与狂欢!人太多,拥挤到电话都没了信号。
“在云南,你能看到全国各地所有车牌。”泼水王者纷纷上场,拿水枪的游客,抗水桶的战士,用盆来泼的爷们,抱着消防管的朋友,“战场上杀红了眼”,穷则精准打击,富则火力覆盖,进可攻,退可守。泼水界的天花板还属消防员。论玩水,人家还没有服过谁。带上消防车参战,那就是作弊器般的存在,有网友调侃,简直是零售碰上批发商。
泼水火力有多猛?上街只见人人穿着雨衣,泼水泼到拖鞋卡脚,路过的小狗都得挨两盆水,化身为“落汤鸡”。交警同志也成了民众泼水“重点照顾”的对象,水枪直指警察,正大光明“洗”警,送上满满祝福。大瀚观察到,泼水节也泼出大的经济效应。当地休闲农庄亦受到追捧,人头攒动、座无虚席,生意“火热”。商家也感叹忙不过来,甚至要一家老小齐上阵。“人财两旺……柬埔寨金边渔乐农庄生意好到爆。”@HYH吴情:泼水节、淄博烧烤……是口罩后经济的一个风向标。@可谁知道:国人在西双版纳泼水节不也是想放松一下吗?@风雨雨:旅游业一振兴,地方经济就回暖,以旅游业为支撑的城市,特别渴望疫情结束。@黄老师机:这个没啥好说的,泼水节大家互相泼泼开心挺好的,但撕别人衣服,跟婚礼上趁机猥亵别人有啥区别?@财入门:真不是马后炮,现在各大平台的欢乐氛围宣传下,难免有老鼠屎出现。
@刷卡缴费:泼水节女游客遭男性撕扯雨衣,民俗不是猥琐的遮羞布。
@阿卡宇航:泼水节不能任由“泼皮”横行。泼水同时要注意文明礼仪,不要用水枪对着人的眼睛。“泼水节”人潮汹涌,视频和“段子”火速出圈,背后的民众心理和经济态势值得关注。三年疫情与防控,真是让人憋疯了。防疫优化调整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生活半径也随之而动,“很多老人重新体验热闹,很多孩子第一次经历此种盛况。”这个如画的春天,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自由流动,扎堆撒欢,拥抱世界。社交需求超常态的释放,亦是人们补偿心理和补偿性消费行为的表现。“泼水节”是群体性、仪式性的文化活动,其中美食长龙,歌舞表演、盛大晚会等地方性狂欢景象,给游人带来深刻文化感染和情感共鸣,达到了情绪宣泄、忘我沉醉和心灵治愈的效果。以节为媒,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回春。各地文旅网宣活动不断,推动“文化+旅游+经济”融合发展。前有文旅局长花式“内卷”,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积极推动当地文旅出彩。现有“淄博烧烤”开通专列火爆出圈,广西“壮族三月三”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幕宣发,让文旅热再上一层楼。当然,“网红”难免是非多,文旅负面舆情有所上升,出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吐槽,泼水节也惹来不小争议。一网传视频显示,在泼水节中一穿着雨衣的女子被围攻泼水还被撕扯雨衣,还有人调侃“女生颜值越高被泼越狠”。有媒体评论:娱乐不能抛开尊重和规则,别让节日成恶俗行为“遮羞布”。也有网友认为,别给民俗乱扣帽子,耍流氓就是耍流氓!建议遵守公序良俗,把握好狂欢的边界,给予游客尊重。泼水节盛况空前,三年后的尽情“撒泼”,泼出大效益,泼出小负面。该类活动规模大、组织复杂、影响范围广,蕴含大量的风险隐患。舆情汹涌,负面舆论会给活动相关举办地以及相关领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责任主体舆情风险意识薄弱,舆情风险评估能力不足,舆情风险管理工作滞后。在进行旅游推广营销的同时,需对大狂欢活动进行舆情风险评估,需将舆情风险评估体系融入活动的各工作环节,既是保障活动成功开展的必要工作,也是责任方及相关主体展现形象的重要窗口。不仅需要设置应急预案,更需要针对舆情监测报送、媒体沟通、舆情回应与舆论引导、形象修复等研判会商可操作的方案,开展舆情演练,形成全流程舆情风险评估体系。狂欢是咱们含蓄民族的身心释放,但无论泼水“大乱斗”多么欢乐,还得坚持文明的底线。别让恶行毁了泼水节的招牌,让纯粹的民俗快乐“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