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智库动态:高校基地+课题研讨

时间:2023-03-29
近日,大瀚舆情智库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深化合作互动。高校学者、媒体老师一起讨论新课题。小编带你直击研讨现场,感受“产学研春天的地气与勃勃生机。



大瀚舆情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合作交流会现场



微信图片_20230329161517.png

大瀚舆情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

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3月15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尹钟宏就业专干郭建鹏老师代表学院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授牌并签约,双方围绕“学院+智库”的长效合作机制、网络与新媒体行业人才供需现状问题进行交流,诚挚邀请大瀚舆情专家团队赴学院开发舆情学科课程体系并担任授课老师,作为专业力量融入人文学院的2023年度本科生培养计划,并结合大瀚舆情主持的长沙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课题展开研讨。
尹钟宏书记详细介绍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各专业情况。该院作为地方性高校,长期以来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形势发展需要,2018年正式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目前该专业尚在“初创阶段”。希望与大瀚舆情在学生实习实训就业与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深入融合共同发展,开拓理论实践视野,打通就业实习通道,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出紧跟舆情行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大瀚舆情代表介绍了一体多元、双轨并行、三地协同、四轮驱动的大瀚模式,形成了全媒体推广、跨境营销、AI内容风控、品牌防火墙、声誉风险管理咨询、新闻发布模拟演练等代表性产品矩阵。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培育和输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大瀚舆情作为十多所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培训、课题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成效显著。合作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搭建双向赋能新平台,就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达成了共识。

会上干货满满


小编选摘部分发言

大瀚舆情专家、新华社湖南分社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晓明表示,大瀚舆情多年深耕舆情行业一线,聚合“产学研媒”一体化优势,是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与新型智库,也是党政机关的舆情监测、信息直报点和智库支持机构,合作前景广阔。他强调“新媒体大有可为”,并分享了全媒体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行业趋势。


大瀚舆情专家、红网新媒体集团编委、理论评论中心主任王小杨博士从短期目标、长远规划两个层面出发,以自身参与舆情工作经历为例,表示校企双方在舆情项目、科研课题等方面可以不断拓宽合作空间,结合舆情智库人才培养体系,在知识维度和技术维度上双向深度交流,开创产教融合共赢局面。
大瀚舆情项目顾问、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蔡立良教授分享了新媒体专业人才需求和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的思考,并就如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发掘人才潜能等话题与在座专家进行探讨。
课题研讨问答环节分享
大瀚舆情智库首席专家、湖南大学梅文慧教授主持申报的项目《长沙推进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被确定为2022年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委托重大项目。
学术研讨环节,大瀚舆情研究生代表聚焦此课题踊跃向专家提问,在座专家立足国家宏观长远规划、紧跟5G+新文创发展技术环境、关注国际传播、获取与分析数据资料、实践调研等方面给出指导性建议。交流不只在会议现场,在会后的就餐时间,同样展现“百家争鸣”的风采,学术思想碰撞,激发灵感火花。

微信图片_20230329161533.jpg

现场交流互动


大瀚舆情研究生代表: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如何凸显“国际”元素与红色文化?

尹钟宏书记:打造以湖湘文化为基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要就话语权展开研究,文化软实力是话语权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建设国际话语权。要加强文化输出,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创意元素,如京剧、旗袍等;我们应大力挖掘我们本身拥有的文化内涵,提出创意,嫁接技术进行国际文化展示。
红色文化是长沙国际文创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弘扬它是我们的根本使命,要把湖湘文化的元素融进去,这是长沙的独特文化。但是弘扬要把握方法和度,技术是工具,内容才是根本,长沙作为网红城市,实际上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不占优势,需要借助内容的影响力,提供精神食粮。

大瀚舆情代表:要突破地域限制,让红色文化、湖湘文化走入大众,且要为优质内容做出创意化、生活化传播。例如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就是以艺术化手法实现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融合、时代性传承,媒体评价其既有浓郁的湖湘韵味,又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长沙拥有独特、优质的红色文化和湖湘文化资源,今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根植红色文化,萃取传统文化精神,以小载体彰显大格局,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高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认同度。
微信图片_20230329161541.jpg
会议研讨


多所高校与舆情智库的双向赋能


年来,大瀚舆情搭建了产教融合、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并与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建立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曾一次性接纳湖南大学研究生、大众传媒学院本科生数十人实习;先后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及安徽大学等高校学生自发来实习,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合作共建及实习生培养模式,深化校企融合发展。
在专业实践与科研方面大瀚舆情面向国家以及地方战略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前沿交叉学科建设、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打造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从影视文创到舆情应急、内容审核,都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团队课题研究范围涵盖国内外多领域。
作为网信新型智库、政协社情民意服务站、研究生教改基地,大瀚舆情出的教育、应急、文旅、疫情、涉外、股市、地方债、港澳事务、意识形态相关舆情智库报告屡获省级领导、国家领导人批示或主管单位采纳应用,受网信系统委托编制十四五网络内容建设规划,与党媒合编的网民素养手册作为创新案例选送中央网信办。
在大瀚舆情基地期间,实习生能接触各级政府和包括央媒在内的企事业单位,熟悉“政产学研媒”运行机制,直面现实需求与社会命题。通过项目式教学,得到全方位的实战锻炼,通过新媒体实训掌握新媒体技术与平台运营,提升图片处理、文案撰写、短视频拍摄、活动策划、营销推广等能力。
在此过程中,大瀚舆情落实传帮带机制,开展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培育,为实习生提供食宿及薪酬优待和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让学生在复杂多元的社会活动中增长见识、体会为人处事之道。双向赋能中,智库不仅为自身吸纳和储备了人力资源,还为社会输送了多批舆情与新媒体人才,也为学校充实了需缺的新领域师资与专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