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成为溺水事故高发季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攀升,游泳成了很多人喜爱的消暑娱乐活动, 尽管市内游泳场馆不断增多,但是游“野泳”的现象仍无法遏制。
据统计,2020年暑假期间长沙水警大队共接到溺水警情35起,其中因游泳溺水死亡人数为9人,这些溺水事故多发生在猴子石大桥至银盆岭大桥的市区中心水域,且溺水人群以学生居多。
“野泳”行为危险多
1. 当前正值汛期,“一江两河”水流量大,水位高涨,江河水情复杂;
2. 湘江长沙段作为交通枢纽,过往船只较多,不少游泳者擅自闯入航道内游泳,极易酿成安全事故;
3. 夏日气温高,水陆温差大,也极容易造成抽筋或其它身体不适。
“救人时他会一直抓着你不放,甚至会踩着你往上,这大概就是求生的欲望,所以我的身体就越来越沉,差点以为要死掉。”
市民于先生之前下班经过水库时曾碰到学生在水库游泳遇险,于先生至今谈到此事还心有余悸。
会游泳也不等于能成功救人,可能还会搭进去两个人的性命。
一般发生落水情况时,下水救援的往往是会游泳,甚至还有着多年的游泳经验的人,但是救人者溺亡的悲痛事实却一直存在。
由于水的阻力和自身重力影响,人在水下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比平时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池塘、水库、江河、海洋等不同水域地形不同,如果遇到可缠住身体的水草、漩涡或是湍急的水流、海浪等危险因素,人体便会很容易在水中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溺水。
为了防止溺亡事件发生,听听长沙水警怎么做?怎么说?
7月6日上午,水警大队民警驾驶巡逻艇在湘江开展水域巡查,对湘江水域正在“野泳”的市民开展提醒、劝导并普及水上安全知识。
在当天的活动中,水警大队民警先后来到湘江风光带风帆广场、湘郡培粹实验中学等地,通过开设展台,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向市民群众特别是在校师生开展防溺水宣传。
▲ 水警大队民警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水警大队还将进一步加强与水上行政部门的联系对接,联合开展防溺水宣传,积极发动蓝天救援队及冬泳协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预防溺水工作,切实提升溺水警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确保广大市民平安度夏。
活动快结束时,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水警职能优势,坚持每日进行高频次水上巡逻防控。大瀚认为长沙水警可以借鉴临湘市安全专业委员会在防水工作会中提出的“实” “全” “细” “勤” “快” “严” 的“六字诀”。
工作部署做到“实”:想实每一个细节、抓实环节,并在湘江水域建立多个紧急救助点。
宣传教育做到“全”: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排查防控做到“细”:对危险水域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在危险水域建立警示牌。
看护巡查做到“勤”:建立危险水域常态化巡查机制,强化巡逻。
应急处置做到“快”:完善预防溺水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关键时刻拿得出、备得够、用得上。
责任追究做到“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为市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水警巡逻艇在湘江流域开展水上巡逻
警方安全提醒
汛期河水湍急水情复杂,易发生意外事件。湘江亲水平台,战备码头、沙滩公园、文津码头、中山码头、湘江以及浏阳河各大桥梁附近水域、朝阳村摆渡码头、浏阳河婚庆广场河边都是游泳溺亡事件的高发地段,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到游泳馆、水上游乐场中心等有安全保障的场所游泳。